透水磚有哪些特點?
來源:http://www.longhaiwenkong.com/news/2.html 發布時間:2019-07-03
這幾天在路上遛彎,發現路面剛鋪設不久的彩色地磚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看上去略顯粗糙、自然樸實的
透水磚。這就是用新型環保透水材料制成的高透水性、高強度混凝土
路面磚。這種磚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北京大面積推廣,已在北京市多個小區及二環輔路、三環輔路的人行道上大量使用。
這種環保型透水路面磚具有高強度、高透水性、能夠吸收熱量和噪音、不積水、不打滑等特點,是一種滿足生態環境要求的高新技術產品,能夠摒棄“死亡性地面”的諸多缺陷。
具體有以下5個方面的特點
1、有良好的透水、透氣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補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濕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條件。
2、可吸收水分與熱量,調節地表局部空間的溫濕度,對調節城市小氣候、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有較大的作用。
3、可減輕城市排水和防洪壓力、對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處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
4、雨后不積水,雪后不打滑,方便市民出行。透水磚
5、表面呈微小凹凸,防止路面反光,吸收車輛行使時產生的噪音,可提高車輛通行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近年來歐洲一些城市都在廣泛應用生態環保型透水地面。以環保技術見長的德國很少見到地面積水。他們的經驗是在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車道、郊區道路等受壓不大的地方,采用透水性地磚,磚與磚之間采用了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對于自行車存放地和停車場,選用有孔的混凝土磚,并在磚孔中用土填充,以利于雜草生長,使40%的地面具有綠化功能;居民區、公園和街頭廣場等地方,選用實心磚鋪路,但磚與磚之間會留出空隙,空隙中留有泥土,天然的草可在此處生長,這樣可形成35%的綠化面積;在房舍周圍、居民區步行道、校園和公園的步行道上,由于往來行人較多,采用細碎石或細鵝卵石鋪路,不僅地面透水性好,而且還不長雜草;城市街道的主要路面則用有孔磚加碎石來鋪設,即在帶孔的地磚孔中撒入碎石,可使雨水順利滲透,其地面的熱反射也大大降低。德國在新的《混凝土路面磚》標準中規定,如果制造有面層的路面磚,面層混凝土必須與基層混凝土牢固黏結,并有10%以上的孔隙,使水能夠滲入地下。德國的目標是,到2010年,把全國城市90%的路面改造為透水地面。
據了解,北京用水70%來自地下水,每年平均超采地下水約1億立方米,過度開采造成北京地下水以每年3米的速度下降,以至于形成五大地面沉降區。
通過多鋪透水磚,使雨水能夠直接滲透入地,留住城市降水,既可以平衡城市生態系統,補充地下水,又由于透水地面通透“地氣”,使地面冬暖夏涼,
此外還能降低噪音,減少揚塵污染,可謂一舉多得。
如果地面硬化利用類型為建設工程的庭院、廣場、停車場及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車道等,應首先按照建設標準選用透水材料鋪裝,或建設匯流設施將雨水引入透水區域蓄滲回灌或引入儲水設施蓄存利用。如果地面硬化利用類型為城市主干道、交通主干道等基礎設施,其路面雨水應結合沿線的綠化灌溉,設計建設雨水利用設施。